寺廟壁畫 寺廟壁畫在拉達那可辛初期達全盛及完美時期。曼谷的素泰寺 (Wat Suthat) 是最值得造訪的景點之一, 塗有灰泥的石造建築及木製的隔牆,描繪精緻的細部及用絕佳技術手繪的宗教及民間景象。其他最佳的代表包括曼谷蘇旺那潤寺 ( Wat Suwannaram) 及春汶里的 Wat Thong Thammachart 、烏東拉差他尼府的 Wat Thung Sri Muang 及清邁 Wat Phra Singh 及拷敬的 Wat Sra Bua Kaeo 等佛寺都因其絕妙的壁畫聞名。泰國南部則有位於 Pattani 府 Pak Phayun District 的 Wat Huai Toei 。
傳統樂曲 泰國傳統樂曲源自於素可泰時期,由作曲家創作出基本旋律,但因為沒有使用抑揚頓挫,因此每位音樂家有其不同曲調,依照他們的樂器特性來採用曲調,就像戲中的演員。 泰國樂曲中有兩種主要的演奏模式;第一種叫 Pi Phat ,是配合劇院表演和泰國拳擊比賽而演出。另一種是 mahori ,是用絃樂演奏的。
Nang Yai皮影戲 皮影戲從馬來西亞及印尼傳到泰國南部,一般認為皮影戲源於 室利佛逝 王朝時期。 Nang Yai皮影戲的皮偶有時會長達2公尺高。這些皮偶用皮革製成,穿上象徵及裝飾的圖案來描述故事中特別的場景。在皮偶上綁上好操控的竹繩,如此皮偶師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將皮偶從高空拋到幕前或幕後,皮影師還會伴著音樂和皮偶共舞。又唱又吟的方式來表演,而無需改變皮偶的外形。點上用無煙的乾椰殼作為燃料的燭火營造若隱若現的感覺,彷彿賦予了這些皮偶真實的生命。
Nang Talung 皮影戲 Nang Talung 是另一種皮影戲,使用小型的玩偶,而皮影師坐著來操弄這些玩偶。一般Nang Talung皮影戲劇場演出民間傳說故事,夾雜一些諷刺社會或政治時事的幽默笑話。玩偶改用單隻木棍操控,細繩固定在雙手及肩膀、手肘及手腕的關節處。皮影師一面故事一面豐富生動的肢體動作。並有雙簧管、鼓、銅鑼及響板等音樂配和皮影戲的演出。
Hun Lakhom Lek木偶戲 Hun Lakhom Lek 是傳統泰式小木偶,如今已不常見。木偶大師是現年 78 歲的 Sakorn Yangkhiawsod( 一般以較熟知的是他的英文名 Joe Louis) ,他投入畢生心力發揚 Hun Lakhon Lek 木偶戲。是 Hun Lakhon Lek Joe Louis 木偶劇團創始人,成為泰國最後一位小木偶劇的表演藝術家。為了表揚他對保存國家珍貴藝術的卓越功勞,於 1996 獲頒泰國至高榮譽的 “ 國寶藝術家 ” 殊榮。這位木偶藝術家於 20 歲時創造了第一個木偶,並在之後數年,創作了 50 個有大、有小一系列的精緻傳統泰式木偶。 Hun Lakhon Lek Joe Louis 木偶劇團最知名的表演是印度頓 羅摩衍 那 (Ramayana) 史詩,現在劇團仍是泰國唯一的一個木偶劇團。參觀劇團表演還有機會觀賞到國寶級藝術家 Joe Louis 教導學生製作泰國傳統面具 (Hua Khon) 的辛勞過程。 Hun Lakhon Lek Joe Louis 木偶劇團位於: 96/48 Moo 7, Soi Krungthep-Nonthaburi 12, Nonthaburi , 電話: 0 2527-7737 、傳真: 0 2527-2008 。